手机看片精品高清国产日韩,色先锋资源综合网,国产哺乳奶水91在线播放,乱伦小说亚洲色图欧洲电影

詳談5G新基建

2020-08-16 16:41:58 7355

詳談5G新基建
4月28日,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在由FuTURE論壇舉辦的”5G和網絡發展戰略研討會上“明確5G在“新基建”的“大哥”地位。


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,我國20天內在4次中央重要大會上提到“新基建”,“新基建”由此大熱,成為海內外關注的焦點。 最近一次,在3月4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在會議上提出,要加快推進5G 網絡、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。 4月20日,國家發改委首次明確新型基礎設施的范圍,明確“新基建”主要包括信息基礎設施、融合基礎設施、創新基礎設施,并將5G基建、物聯網、工業互聯網、衛星互聯網、人工智能、云計算、區塊鏈等信息基礎設施納入“新基建”。 今天,鄔賀銓談及5G新基建的產業鏈、面臨挑戰,以及未來發展趨勢。 總結來說,5G產業鏈“很廣”、挑戰“很大”、未來“很美”。
干貨滿滿,快來學習一下!

 

15G產業鏈“很廣”

 

“5G具有很長的產業鏈。”鄔賀銓表示。

 5G具備增強移動寬帶(速度可達超1Gbps)、高可靠低時延(毫秒級時延)、廣覆蓋大連接特性(每平方公里至少100萬個終端),從面向個人擴展至產業互聯網和智慧城市應用。
因此,5G具有很長的產業鏈和很強的造金能力。 鄔賀銓認為,5G產業鏈包括芯片、芯片設計工具軟件、芯片代工線、終端、鐵塔與天線、基站、光纖傳輸系統、網絡、邊緣計算、儀器儀表、網優軟件、操作系統、APP等...... 具體來看,每個產業都有細分領域,諸如,芯片分為終端芯片和基站芯片,終端又分為基帶芯片、射頻芯片;網絡可以分為承載網、核心網、骨干網。
中國信通院《2020中國5G經濟報告》預測,2020年我國5G總投資約為0.9萬億。2025 年,中國 5G 用戶將達到8.16 億,投資將達到1.5萬億元。中國將成全球最大5G市場。到 2035 年 5G 將創造13.2 萬億美元經濟產出,并產生 2230萬個工作崗位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G挑戰“很大”

 

 鄔賀銓認為,5G發展面臨技術成熟性、運維成熟性、產品成熟性、市場成熟性、安全可靠性的五方面挑戰。

 

 

1、技術成熟性。

 ①  2019年6月,中國電信、中國聯通、中國移動、中國廣電四家運營商獲得5G牌照。我國5G正式商用還不到半年,但主要亮點還只是寬帶移動接入,尚未經受大流量、大連接、高可靠、低時延的充分考驗。 ②5G分為非獨立組網(NAS)和獨立組網(SA)兩種模式,今年,三家運營商將正式開啟SA組網商用。目前,三大運營商都已經完成了5G SA無線設備集采。NSA組網模式,可以利用4G網絡資源,而SA組網模式,需要建設端到端的5G核心網、無線網,引入網絡切片、虛擬化等技術。 我國今年在全球率先開展獨立組網(SA)大規模建設,將啟動SBA(基于服務的網絡體系)和虛擬化以及網絡切片等新功能,為面向工業互聯網和車聯網的應用奠定基礎。但是,目前SDN、NFV、SRv6、網絡切片、SD-WAN等大規模組網技術尚未驗證,行業面臨SA探路的風險。③ 在核心網絡路由協議方面,5G目前的標準并無突破,IETF(國際互聯網工程任務組)現著力開發IPv6在路由協議方面的應用標準,ITU提出New IP,靈活可變長IP包、多樣化尋址、超強TCP等,這些在大規模建設5G核心網時也需要考慮。④  5G頻譜資源有限,將在密集業務流區域需要使用毫米波頻段,頻段越高,速率越快,但是覆蓋范圍越近。美國一直在發力毫米波頻段,目前我國5G主要部署在3.5GHz中低頻段,毫米波技術積累是短板。

 

2、運維成熟性。

 ① SA網絡體制下,全網復雜路由的SDN和多類型超海量連接    的VPN缺乏運用經驗,網絡切片與現有網絡如何兼容也是問題,需要研究SBA各業務單元組合沖突的避免機制。② 2019年9月,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宣布進行5G共建共享,采用5G接入網共建共享,5G核心網各自建設,5G頻率資源共享。雖然國外有過兩個運營商聯合組網的例子,但共享的深度與規模都不能與電信和聯通合建5G網絡相比。電信、聯通、廣電三家企業在全國范圍共同使用3.3GHz-3.4GHz頻段頻率用于5G室內覆蓋,前提是需要接口和網管的標準。“過去我們沒有做過這些。”鄔賀銓表示。 ③ 全網集中一個OSS(電信業務開展和運營時所必需的支撐平臺)有利于基于業務與網絡資源大數據的統計與智能分析,自動生成通信設備與服務的全局優化編排方案,但處理能力和處理時延難以滿足要求。如果按區域設置OSS,則各OSS需要與中央OSS互通,將引入時延。
 ④ 合理MEC的粒度是實踐中需要探索的問題。“行業有聲音說分中央云和邊緣云,也有聲音說要插入霧計算,那么,邊緣計算放在什么位置值得探索。”鄔賀銓表示。
       移動終端、機器人、網聯車等應用需要在MEC(邊緣計算)間切換,這就涉及在保證時延前提下,MEC間協同以及MEC與中心云間功能合理分配等問題。此外,如何為垂直行業開放MEC的能力也是需要研究的問題。

 

3、產品成熟性。

  ①  低功耗、低成本的5G終端是大規模商用的瓶頸,業界寄希望于國產多模多屏支持SA(獨立組網)的芯片大規模量產。目前市場上5G基帶芯片以7納米工藝為主,而下一代更高工藝水平的芯片在國外已開始發布。我國自研的新一代5G終端芯片的供應鏈有受制于人的風險,芯片的持續創新壓力很大。②  5G的基站、功耗經過半年多的努力已經下降了近一半,但目前5G基站功耗仍還是4G的三倍,進一步下降難度不少。
 ③  室內覆蓋占移動網投資很高的比例,5G的頻率高,電磁波穿場能力差,覆蓋成本更高,而深度覆蓋究竟采用什么方式,是分布式基站還是室分系統,要進行比較,另外是有源還是無源,將來是不是要增加物聯網定位、可視化運維等能力。④  關于5G的終端測試儀表和網優儀表等是薄弱環節。 ⑤  國產手機的新一代操作系統和運行平臺的成熟性、可靠性、兼容性還有待考驗。

 

4、市場成熟性。

① 目前公眾對5G的認識是帶寬更寬、速度更快,這不足以迅速地擴大用戶群,用戶需要有更高價值的體驗。② 行業應用個性化明顯,且關系到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開放,還涉及行業的管理和準入,目前行業的剛需與跨界合作及商業模式還不清晰,行業主導的積極性還有待發揮。③ 已有企業提出自建5G企業專網要求,需要考慮專網的頻率規劃與管理以及干擾協調。 ④ 遠程醫療、無人駕駛、機器人、工業互聯網的應用很多涉及到產業安全、人身安全、隱私保護以及倫理,超出了現有法律規范的內容,需要加快完善和5G應用有關的法律法規體系。⑤ 現有行業終端是基于5G CPE方式,難以發揮真正意義上的5G應用效果,需要有規格品種豐富的5G行業模組及芯片,需要增強模組中間的多場景適應性以降低成本。

 

5、安全可靠性。

  鄔賀銓認為,5G的虛擬化、開放性、切片化、大連接、特點也帶來安全可靠性的挑戰。① 虛擬化--虛擬化模糊了網絡的物理邊界,虛擬安全域會動態變化,傳統依賴物理邊界防護的安全機制難以奏效。控制系統高度集中易成為網絡安全攻擊的對象,而底層網絡資源共享將挑戰安全隔離。
 ② 開放性--5G開放給客戶自定義與調配業務,惡意第三方容易獲得對網絡操控能力。5G采用通用互聯網協議代替了傳統移動網專用協議,擴展了業務能力,但更容易受到外部攻擊。③ 切片化--切片間需要有效的安全隔離機制,以免某個低防護能力的網絡切片被攻擊以后成為跳板波及其他切片。④ 大連接--“一平方一百萬個終端聯網,而且永遠在線,很容易成為DDoS攻擊的跳板。”鄔賀銓表示。因此,要加強傳感器的防入侵能力,但又要要求傳感器低功耗算法,這是矛盾的。大連接認證會引發信令風暴還會影響時延,車聯網還要求支持點到多點的V2V快速認證也是挑戰。 ⑤開源化--5G會有很多軟件采用開源,還有軟件對第三方開源基礎庫的過度依賴,會加大引入安全漏洞的風險。⑥大數據--以失真的數據來訓練神經網絡,會使決策錯誤且因AI結果不可解釋性而難以發現。 35G未來“很美” 盡管5G面臨很大挑戰,但鄔賀銓表示,5G將催生新業態。

 

根據全球知名市場調研機構IHS Market預測,到2035年中國會因為5G增加GDP超過1萬億美元!鄔賀銓表示,2G主要特點是數字終端能力,產生短信、手機QQ等業務;3G主要特點是數據傳輸能力,產生智能手機、移動電子商務、自媒體業務;4G的主要特點是寬帶能力,帶來掃碼支付、共享經濟、短視頻。5G將帶來云端融合能力,目前預測產生4K/8k視頻、VR/AR/MR、AIoT(人工智能物聯網)、工業互聯網……這些不是5G的全部業務!根據歷史經驗,通信的新業態是網絡能力具備后催生的,5G一定會產生出我們現在還想不到的新應用。

 


目前,運營商主動提高了2020年5G建網目標,計劃投資1800億元,建設55萬座5G基站,覆蓋全國主要地級市。
鄔賀銓預計到2020年底,中國5G用戶的滲透率,將超過4G商用一年的水平。GSMA預測,2020年,中國要占有全球5G連接總數的70%,到2025年中國5G連接數將占到全球5G連接總數的一半。“5G建設前期投入很大,而移動通信網絡和用戶沒有達到規模就難言投資回報,5G作為新基建不僅運營商要擔當作為,也需要產業鏈各方共同發力,還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。”鄔賀銓表示。

 


提交成功!非常感謝您的反饋,我們會繼續努力做到更好!

這條文檔是否有幫助解決問題?

非常抱歉未能幫助到您。為了給您提供更好的服務,我們很需要您進一步的反饋信息:

在文檔使用中是否遇到以下問題: